歡迎致電
13713999008
?? 發布時間:2015-02-05 ?? 熱度:
產業過剩已是常態化
電解鋁產能過剩問題從十年前已經顯現,至今已成頑疾。
相關的數據顯示,從2003年到2006年期間,因為產能增加遠超過國家規劃,3年間就有23個違規電解鋁項目被清理,共計投資173億元。停建和緩建的電解鋁項目總能力達247萬噸。
不過,看似大力度、大范圍清理電解鋁過度投資,但事實上效果并不明顯。特別是近幾年,我國電解鋁產能持續擴張,2010年底產能已達2300萬噸,實際產量1560萬噸,消費原鋁1600多萬噸,接近1986年世界原鋁1627.2萬噸的消費總量。1996~2010年,我國電解鋁產能的平均增速高達20.44%,成為全球電解鋁產能擴張最快的地區。
過去的2014年,鋁價十分波動,隨著由于全球電解鋁產能仍在上升,我國在2014年新增超過500萬噸的電解鋁產能。
產能一方面在不斷過剩,而另一方面新增產能卻還在不斷增加,我國的電解鋁產業仿佛掉進了一個魔咒中無法解脫。
而其實,早在2013年,中國鋁冶煉廠包括最大的鋁企中鋁都紛紛宣布減產,通過新聞稿統計宣布減產的產能累計達到150萬噸。
隨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組織了國內15家骨干電解鋁企業進行座談會,初步達成聯合減產100萬噸電解鋁的計劃,中國鋁業 ,云南鋁業,鑫恒以及中孚陸續初發公告,宣布暫時關停電解鋁產能約70萬噸。
但是,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變樣了。
相關的數據顯示,2013年6月份統計的數據分析出減產雷聲大雨點小。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6月份,我國電解鋁產量相比去年非但沒有減產,反而增長了6.11%。因此,從而推斷出2013年的減產計劃成空,或者說新增產能投產,并蓋過了原來150萬噸減產的規模。
有專家告訴新華能源,我國的電解鋁產能過剩已成為行業頑疾,產能過剩的爭議這些年一直伴隨著電解鋁行業的發展。
中國電解鋁產業始終存在著產能過剩的隱憂。而如果擬建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到“十二五”末期,全國電解鋁產能將超過3000萬噸,產能過剩的矛盾將進一步加劇。專家認為:“淘汰落后產能并抑制總產能繼續飛速發展已經成為中國電解鋁產業未來5年的主要任務。”
地方政府投資熱情不減
產能嚴重過剩與投資讓行業巨頭陷入了泥潭。
相關研究機構報告稱,除了企業自身原因,大宗商品整體價格暴跌無疑是中鋁巨虧的根源之一。
上海期交所期鋁價格今年1月屢創新低,月中時曾跌至12415元人民幣/噸,創十年來最低,從9月中旬以來;鋁價已經下跌超過16%。
不過鋁價格持續走低,可能導致我國關閉部分產能。中國研究機構安泰科(Antaike)估計,自去年底以來已有約40萬噸的鋁產能退場。
雖然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連年虧損,但并不妨礙新建項目的持續開工,年初,河南伊電控股40萬噸電解鋁產能獲批,而據了解,多個地區新建電解鋁項目正在逐級報批中。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底,國內鋁冶煉企業建成產能3669萬噸,運行產能3100.7萬噸,產能運行率84.51%,較上月回落0.09個百分點。
而根據《有色金屬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十二五”末我國電解鋁產能應為2400萬噸,而我國“十一五”末的產能已經接近2400萬噸。
有業內人士表示,電解鋁企業普遍虧損,會影響地方GDP,但政府為了讓這些企業繼續生產甚至不惜各種補貼。
“地方政府往往都是為了發展經濟,就容易忽視了整個產業環境的變化。”中科院一位研究員告訴新華能源,所以,企業去繞開發改委審批,私下新建項目,作為地方政府市默許的,而項目管理部門往往得不到地方政府的支持,無法對這些企業進行有力的處理。
“所以就導致一邊是行業虧損企業生存困難,一邊是繼續大上項目重復建設。”上述研究員稱。
“電解鋁產能過剩,既有地方GDP沖動的原因,又涉及部門、行業條塊分割,生產要素不能自由流動等深層次因素,這從一個方面反映出深化投資體制改革的迫切性。”焦作萬方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賈東焰就曾向媒體表示。(楊國華)
文章標簽:
上一篇:2014年北美原鋁產量年減7%